为什么深色模式适合在黑夜中查看呢?其实深色模式就是类似于换了一个皮肤,一个新的主题。很多公司的产品都会自己去定义和创造一个特别风格的深色模式。那么做深色模式需要注意的点就很重要了。

为什么放弃灰色模式

大多数产品在深色模式推出初期习惯性的降低对比度来保证夜间使用时的体验,例如微信、知乎、微博。其实在大多使用场景下,即使是在夜间也不会在纯黑环境下使用手机。纯黑无灯光环境下使用手机十分伤害眼睛。在手机亮度因为手机硬件的自动亮度调低的情况下,如果产品的文字对比度变得低了,识别就会造成极大的困难,需要用户去手动调高亮度;如果用户切换到其他app时,超亮的亮光会严重损伤用户,这就是为什么曾经的「灰色模式」是非常错误的设计。

在通常有光源辅助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时,因为oled特性深色模式会降低用户接受光的量,进而保证用户拥有一个较好的睡眠。对比度较强的产品可以让用户的手机亮度保持较为低的水平,并且在用户困意来袭,看不太清屏幕的时候也能保证能够清晰的阅读。

而高对比度是进一步让用户在白天使用深色模式的前提条件,扩充了深色模式的适应性。很多用户喜爱深色模式,他们喜欢聚焦于他们想要的关键信息,高对比度的深色模式可以让用户更加直观的沉浸在他们想要的内容上。在白天由于外界光源充足,因为屏幕的材质大多是玻璃,反光的情况比较多。在外界强光源的情况下深色模式中的白色文字会与光源的白色反光重合,造成无法看清文字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产品的文字对比度较差,那么用户需要调整手机的角度幅度也会更大,对强光源的兼容性也会越小。

手指在手机上画的凑合看吧。。

y轴为识别度,x轴为外界光源,蓝色指的是高对比度深色模式,绿色指的是低对比深色模式

所以深色模式不应降低屏幕的对比度,为了更高的适应性应该增强对比度。

对于很多设计师存在的「刺眼」说法,我表示怀疑态度。手机亮度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刺眼问题,手机是一个多应用频繁切换的产品,来一条消息可能就会离开你的产品。如果你要保持低对比度,让用户用高亮度使用产品时,当他切换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灾难性的。这个时候用户就会抱怨跳转去的应用:「这个应用怎么不支持深色模式,这个应用怎么这么刺眼?」其实不然,错不在那个跳转去的应用,而是在于你的低对比度深色模式让用户的使用亮度被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低对比度的深色模式因为让用户被迫提升亮度,反而还会造成用户因为长时间高亮度使用屏幕造成的睡眠问题。并且因为oled屏幕特性,黑色为完全不发光,低对比度的深色模式手机屏幕还会比高对比度深色模式更加耗电。